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防止出现放松农业的倾向,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谋划、统筹设计“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三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完)
相关分析:
8个字看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央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把其中“进一步”三个字换成“全面”,就是去年一号文件的全称。相隔一年,一号文件名称总体未变,只从全面布局到强调“进一步”,说明在解决“农”事上,大方向已定,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当前的关键是重点突破、狠抓落实。
看今天的中国农民,可概括成四个“仍然”——中国的农民仍然很多。到2014年底,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4.77%,看上去留在乡村的不到半数了,但7.5亿城镇常住人口中还有2.5亿流动人口,归根结底农民还是最大群体。中国的农民仍然不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仍有2.75,城里人挣一块钱,农村人只挣三毛六。中国的农民仍然很辛苦。种地还不能完全摆脱“看天吃饭”,农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中国的农民仍然很纠结。谁来种地,谁能进城,留在村里的各方面服务行不行,进了城的过得好过不好?都是难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很多。怎么很简洁地看懂它?不妨分三组、拎出8个关键字——
第一组关键字:强、富、美
这组关键字好记,把网友们常说的“白富美”改一个字就成了。什么“强”?农业要强。什么“富”?农民要富。什么“美”?农村要美。
农业强,首先就看粮食生产能力强不强。一号文件第一部分第一条,就讲这个。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功能区,划定基本农田、强化农田水利,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协调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流通方式,统筹两个市场,等等,都是围绕着“粮”字做部署。
农民富,现在遇到两个难题:怎么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稳定,怎么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一号文件强调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甚至还提出了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里面有一大段是讲农民工的——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用定向减税、普遍降费等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