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统揽,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6”扶贫攻坚行动、“双联”行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努力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上走出新路子,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富民产业上跨上新台阶、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十三五”农林水利和重大生态规划编制。加强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运行管理,加快榆中、会宁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建成靖远双永供水、古浪黄花滩水利骨干工程。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二期、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治理、引黄济临工程、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00万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51万亩。深入推进陇中东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30个江河主要支流治理项目、38个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新开工25个江河主要支流治理项目。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和梯田建设项目,新修梯田100万亩。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7.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增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完善成果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激励政策。发挥好科技创新驱动基金作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或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重大农业技术创新项目,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组织各类科技人员到一线开展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农机农艺融合、健康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8.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控成本、降风险。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巩固乡镇涉农服务机构基础条件建设成果,鼓励公益性服务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培育发展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继续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试点。
9.推进农业机械化。围绕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整合提升农机制造业,尽快研发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产品、不同环节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的适用性。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增产措施,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和技术集成,提升主要农作物及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机补贴政策,重点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租赁公司,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解决家庭机械作业难题,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年内农机总动力达到264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