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统揽,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6”扶贫攻坚行动、“双联”行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努力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上走出新路子,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富民产业上跨上新台阶、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7.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六大任务”,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努力促进“六个结合”,认真落实“四个一”的新要求。发挥组长单位的牵头协调促进作用、县委的主体推动作用和乡党委的落实服务作用。选择10个县开展“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试点,推动两项行动互促共进,促进扶贫开发与机关作风转变、干部能力锻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联户干部要和联系户认亲戚、结对子,引导贫困群众转思想、换脑筋,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联户干部要加强对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指导监督。统筹整合“双联”帮扶与扶贫驻村工作队力量,强化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工作。加强“双联”行动新典型、新经验的挖掘、总结和宣传推广力度,掀起“双联”行动的新高潮。
四、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结合,畅通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8.加大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集贸市场的规划,加快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和产地集散市场配套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果蔬冷鲜库、中药材仓储设施建设,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支持重点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年内建成县乡农贸市场100个。推广发展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面向农村的电商网购业务,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平台。落实省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社区、企业对接。
19.实施农产品国际市场战略。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加大农业向西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口岸贸易,支持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加快农产品境外展销馆建设,构建面向中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的农产品营销、仓储、物流中心。以3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引进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打造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组装示范基地、吸引投资的洼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的高地、出口创汇企业的孵化基地、农产品加工贸易等服务中心和大宗优势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
20.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开展蔬菜、水果和畜禽、水产标准园(场)创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体系建设,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基层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严格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产品商标保护,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